
专业委员会
最新披露的广东省联社2024年年报明确,2025年广东农信将突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严格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推动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工作”。
4月30日,广东省农村信用联合社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了全省81家农商银行(不含深圳,下同)2024年的整体经营情况。
截至2024年末,广东81家农商行总资产4.8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79%。81家农商行全年实现账面财务收入1605.59亿元,较上年减少60.52亿元,减少3.63%;实现拨备前利润462.97亿元,净利润242.85亿元,缴纳税费123.78亿元。
具体来看,一是资产结构优化,更加注重服务实体经济。截至2024年末,广东81家农商行各项存款3.75万亿元,同比增长4.97%;各项贷款2.6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988亿元,同比增长3.91%,存贷款规模位列全省银行业首位。此外,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主要投向实体经济领域,其中,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增长明显。
二是服务“叁农”成效突出,小微公司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广东81家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5930亿元,比年初增加265亿元,增长4.68%;小微公司贷款余额12924亿元,比年初增加705亿元,增长5.77%。
广东省联社在报告中表示,2025年,广东农信将紧扣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面对接“百千万工程”,服务“制造业当家”,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健全高质量发展体系,努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主要措施包括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服务“百千万工程”和区域协调发展中孕育把握机遇、努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六大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联社在上述措施中提到,将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推动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工作。这是该社首次对外披露,将推动组建农商联合银行。
近年来,广东农信系统新一轮改革加速推进,独特的“1+7”市场体系受到广泛关注。
具体而言,继深圳农商行、广州农商行后,珠海农商行、东莞农商行、顺德农商行、南海农商行于2021词2022年先后脱离广东省联社系统,转由当地政府直接管理;2020年11月成立的汕头海湾农商行也由汕头市政府管理。
一系列动作之后,广东农信系统呈现“狈个一部分”的适度竞争格局,即:多家脱离广东省联社系统的农商行分别管理一部分、省联社继续管理一部分的多银行集团并存局面。
2023年底,广东省政府发文表示,要“加快推进省农信联社改革,支持区域金融承载力较弱地区组建地市统一法人农商行”。广东金融监管局则在去年7月会议上提到,要巩固广东农合机构“1+7”市场体系。
此前,广东印发的《对于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省农信联社改革,支持区域金融承载力较弱地区组建地市统一法人农商行,持续提升区域经济服务能力。2024年7月,广东金融监管局召开2024年年中工作座谈会要求,将全面深化金融改革进行到底,其中提及,要巩固广东农合机构“1+7”市场体系,加快推进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
最新披露的广东省联社2024年年报明确,2025年广东农信将突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严格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推动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工作”。这也是广东省联社首次明确改革方向。
而在广东之外,多个省份已完成省级联社改革或明确改革路线。
其中,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于2022年4月挂牌成立,标志着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的“第一单”落地。随后,山西、四川、广西叁地省农商联合银行以及辽宁、海南两地省级农商行陆续开业。
今年以来,改革进一步提速。2月,由原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和郑州、新乡等四市农合机构、荥阳利丰村镇银行等共25家机构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河南农商行正式开业;4月,江苏农商联合银行、江西农商联合银行先后揭牌。
此外,新疆组建全区统一法人农商银行的方案已获批。新疆农信年度工作会议表示,要全力完成2025年经营目标和组建新疆农商行各项工作任务,力争年内实现新疆农商行挂牌开业。内蒙古则计划将全区120家地方法人银行合并组建成自治区级统一法人农商行。今年2月底,内蒙古农商行取得筹建批复,批复有效期为6个月。
其中,2024年湖北省国资国企工作会议上,湖北首次提出要组建“湖北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贵州省政府连续两年工作报告明确“推进贵州农商联合银行组建工作”。
陕西省联社主任田亚欧则在今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陕西省联社已上报改革方案,“随着股权治理关系理顺、管理链条拉直,改制后的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应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机构”。
而甘肃则已切换改革路线,将推进筹建统一法人模式的“甘肃农商银行”。当地个别农合机构也在年度工作会中明确,要“积极配合做好甘肃农商银行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