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协会要闻 > 领导讲话

杨再平专职副天美九一厂制作在2015年两岸四地银行业财富管理论坛上的讲话

编辑: 发布时间:2015-05-29 作者: 来源: 浏览:3885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尊敬的朱监事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在此我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向出席今天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
    第一届两岸四地财富管理论坛是2009年成功举办的,当时引起了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的关注,对论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些年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论坛内容从开始的财富管理师评选,又加入了理财报告发布环节,两岸四地的财富管理精英齐聚一堂,论坛规模及影响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高质量的论坛。我们财富管理师评选也是如此,评选程序公正、公平、专业,评选结果获得了各家商业银行的高度认可。以至于我们评选出来的财富管理师,所属银行都不愿意让记者去采访,担心媒体宣传后,财富管理师很可能被其它机构挖走。为什么我们两岸四地财富管理论坛能够获得业内外高度关注和认同?这是与20年来银行业财富管理迅猛发展密不可分的。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很好地服务了银行业的转型升级,服务了利率市场化,服务了资金剩余者的财富保值增值,也很好地服务了实体经济。但也应该看到,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所以中国的财富管理已经进入了转型升级阶段,进入了关键期。
    今天的论坛有几个新内容,第一个内容是本次论坛要发布的理财报告,该报告是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共同编制撰写,信息量大,代表了整个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专业委员会一直在积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致力于引领银行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在促进银行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第二个内容是我们结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实际发展,制定并出台了《商业银行综合理财能力评价体系》,并首次在全行业开展银行理财业务评价排名。目的是为了落实银监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意见,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银行理财业务合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并提高行业透明度和公信力。第三个内容是两岸四地财富管理业界精英将围绕“新常态财富管理新趋势”论坛主题,深入探讨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发展之路。另外,晚上我们还将举行第六届全国杰出财富管理师评选活动颁奖仪式,这些杰出财富管理师是经过若干个环节比拼脱颖而出的,他们是行业财富管理从业人员高素质、专业化的代表。所以我们这个论坛值得大家的参与和关注。
    说到理财,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理财业务的五个功能:一是试水利率市场化。理财业务实际上就是存款业务的市场化。二是促进银行转型升级。理财业务实际上是存款业务的创新,理财业务收入增长比其他业务收入增长快很多,促进了银行盈利模式的改变。三是提供保值增值服务。让资金剩余者的剩余资金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四是服务实体经济。通过资金运营方的投资运作,将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一直以来理财募集资金的70%是应用到实体经济的。如果不用到实体经济,那么资金的保值增值就是不可持续的。20多年来理财业务发展之所以可以持续,一方面是我们为资金剩余者财富保值增值,另一方面是我们把资金运用到实体经济。10多万亿元的理财资金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建设。第五个功能是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针对性微细融资灌注。众所周知,购买理财的客户,也就是资金剩余方,他们是多样性的,资金数量、风险偏好各不相同,所以理财业务就要利用多样性的产物、多样性的投资工具来引导资金投向。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资金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将资金与投资需求进行更有效的对接,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同样的金融资源在不同的结构下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戈德斯密斯的金融结构只看到了大结构,而真正在国内做金融不仅要探讨银行、证券、保险等大金融结构,还要探讨像人体血液供给毛细血管一样的微结构,理财通过这种微结构,来对应资金剩余者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样一个微结构,大有可为。有一次我讲微结构后,有一个安定医院的副院长说,实际上人体血的供应叫灌注,哪一个地方血液灌注不够,人体就有问题。我们现在就是这样,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的资金供应是足够的,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超过51万亿,还有4万亿的外汇储备,我们一直是储蓄大于投资。为什么我们觉得融资难、融资贵呢?不是在于大结构,而是在于微循环、微结构。刚好理财就是将资金剩余者的资金募集起来,通过理财产物找到对应的投资。所以在探讨金融微细结构时,我觉得我们的理财是大有作为的。
    要做好这五项功能,我们的理财业务自身也要进行转型升级。银行业的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表现在七个方面:一个是去存款化。理财最早就是作为存款的市场化的探讨,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要改变发行理财产物作为存款替代的方式。二是去刚性化。银行理财要加快转型,打破刚性兑付,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发展成为真正的资产管理产物。如果还是刚性兑付,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财产物。三是去短期化。因为实体经济更多需要的是中长期的资金,我们大量的理财资金,它的期限都是低于一年甚至半年,还有很多是一周的,这个情况需要改变。第四是去通道化。银行理财要实现向资产管理业务模式转型,就要去通道化,使之成为真正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资产管理业务。第五是产物多样化。要根据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资金需求的多样性,创新不同期限、不同类型和不同风险偏好的理财产物。第六是管理模式资产化。银行理财要从目前筹资满足融资主体需求的金融中介角色,最终转变到为受人委托代人理财的定位,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第七是监管协调。理财业务已经是交叉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监管不协调,比如说银行理财起点是5万,证监会基金的投资门槛低至1000元,现在余额宝甚至1块钱也可以,这样就存在风险。
    总之,我觉得银行业的理财业务发挥好五个功能,就需要自身转型升级,希望这一次的论坛能够围绕这样一些问题,或者大家感觉到的问题做深入探讨。特别是香港、澳门、台湾的同行,期待你们的真知灼见,能够对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