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2012年,受经济增速放缓、基准利率两次降低、利率市场化实质性推动、金融脱媒持续深化和监管规范严格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运行景气度显着下降,净息差有所收窄,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创近年来新低,不良资产有所反弹,特定领域、部分行业和少数地区的资产质量问题显现,银行盈利增速明显放缓(预计全年净利润增速17%左右)。
2013年,受实体经济运行、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脱媒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和滞后作用,预计商业银行仍将面临多方面的较大经营压力,整体景气度继续有所下行。生息资产增势平稳,预计2013年人民币新增贷款的目标值在8.5万亿左右,但实际新增贷款可能会略超出目标值,预计在8.5-9万亿,增幅13.5-14.3%,净息差有所收窄约15个基点左右。不良资产仍可能有所反弹但不会显着恶化,预计2013年全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长700-900亿元,不良贷款率将保持2012年末的水平,全年维持“一升一平”的格局。中间业务收入将出现恢复性增长,增速约为15%-20%。预计净利润增速可能下降到5%左右。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由于,2013年新增贷款将适度增加、公司债券融资进一步扩大,同时对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理财业务、影子银行等领域的风险监管将继续加强,预计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将达16.5-17.5万亿元(2012年1-1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4.15万亿元)。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社会财富持续积累、金融服务需求巨大,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扩大,我国商业银行仍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利率市场化改革攻坚提速,金融脱媒迅速发展,行业监管趋于规范,这些都将给商业银行带来诸多挑战和深远影响,势必从根本上改变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推动商业银行进入创新驱动、战略转型、特色发展和精细管理的新时代,从而彻底重塑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格局和显着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实力。
一、? 2012年行业运行景气度显著下行
前3季度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增速为17.09%,分别比前两年低了9.11个百分点和11.13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为17.44%,分别比前两年降低了16.06个百分点和11.74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全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会从2011年的29%下降到17.2%。?
从拉动银行利润增长的各项因素看:第一,与前两年的情况相同,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长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前叁季度,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7%,带动利润增速超过17个百分点,其中同业资产合计同比增长62.83%,是各大类生息资产中增长最快的。
第二,净息差对银行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弱化。在几项主要驱动因素中,银行利润增长对净息差变动的弹性最大。2012年,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并在基准利率下降和利率市场化加速等因素的推动下,呈现见顶缓慢回落的态势。因此,尽管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与2011年大体相当,2012年前3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还是比2011年降低了7.5个百分点。净息差对利润增长的贡献度从2011年的7.59个百分点下降到2012年前3季度的1.12个百分点,是导致银行利润增速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商业银行息差有所下降的原因一是由于年内基准利率两次降低;二是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叁是收益率较低的同业资产占生息资产的比重上升;四是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有所下降;五是存款结构进一步定期化。但今年银行净息差收窄的速度慢于预期、程度低于预期,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贷款重新定价的速度要慢于存款重新定价的速度。
第叁,虽然不良贷款出现一定反弹,但信用成本因素对上市银行利润增长仍有微幅的正面贡献。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平均信用成本率为61个基点,仅比2011年同期略提高了10个基点。前3季度上市银行合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516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7.59%。总体来看银行所计提的拨备,仍普遍能够有效覆盖新生成逾期贷款所可能带来的预期损失。
第四,受经济增速下行、物价涨幅收窄、外贸增长低迷、管理层规范收费行为等因素的影响,银行手续费收入的增长受到限制。前3季度上市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448亿元,同比增速只有7.45%,创下近年来的新低。手续费收入增长对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度由正转负,从2011年的2.46个百分点下降到-2.15个百分点。
二、? 2013年行业经营压力依然不小
2013年,受实体经济运行、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脱媒发展等因素的滞后作用和综合影响,预计商业银行仍将面临多方面、较大的经营压力,生息资产增势平稳,净息差有所收窄,不良资产仍可能有所反弹,中间业务收入将出现恢复性增长,整体景气度继续有所下行。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和营业收入的增速将会下滑至10%以下,净利润增速可能下降到5%左右。
第一,受我国经济增速有所回升和直接融资继续快速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商业银行资产增速仍将呈现温和增长态势。预计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对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度约为14%,比2012年全年17%(预计数)的水平继续下降。
第二,受2012年基准利率降低的滞后影响, 2013年净息差的回落幅度将有中等幅度的降低,但由于银行自主定价能力的增强,此轮息差降幅显著低于2009年。预计2013年净息差下降幅度将在15个基点左右,并因此拉低上市银行利润增速6个百分点左右。
第叁,由于从经济增速见底到不良资产见底之间存在滞后期,因此2013年不良贷款仍存在小幅增长的压力,信用成本率难有反哺利润的显着空间。信用成本因素对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的影响可能从2012年的小幅正面拉动作用变为2013年的微幅负面作用。
第四,手续费收入增速可能适度回升到15%-20%,预计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对盈利增速的贡献度也将由2012年的-1个百分点左右转为2013年的1个百分点左右。这一是由于2013年我国名义骋顿笔增速有温和回升,相应带动银行手续费收入“水涨船高”;二是国际结算手续费收入增速可望有所回升;叁是2013年银行所承受监管规范收费行为的压力可能不会再显着增强;四是2012年手续费收入的基数较低。
第五,成本收入比有小幅反弹压力。由于营收增速下降至10%以下,而费用增长相对稳定,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将比2012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至32.6%左右。成本收入比因素将拉低上市银行盈利增速2个百分点左右。
表1 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盈利增速将下降至5%左右
注:表中数据是指各因素的变动拉动银行当年净利润增长的百分数
数据来源: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三、? 2013年贷款适度增加,存款增速大致持平
??? 2012年新增贷款规模有所扩大,贷款利率缓步下行。在直接融资加快发展、银行加大对债券和同业资产配置力度的情况下,信贷资产占银行总生息资产的比重下降。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公司盈利预期下降,新增对公贷款结构明显“短多长少”。受贷款需求不足、两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并扩大下浮区间的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呈缓慢下行的态势,但幅度不大。
2012年,在贷款增速略有回落、外汇占款增量显着下降的影响下,存款增速依然较低,未见明显回升,存款在总计息负债中的比重也有所下降。存款季初大幅减少、季末大幅增加和月初减少、月末增加的波动格局愈演愈烈。尽管存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但由于同时扩大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商业银行存款成本率进一步上升。??
预计2013年信贷投放适度增加,贷款收益率下行趋稳。综合考虑以下因素,2013年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会稳定增长。首先,预计新一届政府上任将催生新的投资计划,这将带动一定规模的信贷需求,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其次,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也即将出台,居民收入增速有望平稳增长,消费增速将稳中有升,从而带动相关贷款需求增加。第叁,对小公司、叁农、战略新兴产业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强,也将有利于信贷增长。
但预计2013年房地产市场不会明显反转、债券融资继续加快发展也不利于贷款增长。而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小幅回升、物价可能进入新的上行周期且输入型通胀压力不容忽视,预计货币政策仍会维持稳健基调,不会进一步放松但也不会很快收紧。2013年总体信贷环境较为适度、不会过于宽松,同时准备金率不会大幅下调也将限制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因此2013年信贷投放规模也不会明显放大。综合考虑供需两方面因素,预计2013年人民币新增贷款的目标值在8.5万亿左右,但实际新增贷款可能会略超出目标值,预计在8.5-9万亿。增幅13.5-14.3%,较2011年末15.2%(估计数)的增速有所回落。贷款重定价会导致贷款收益率继续下行。但随着重定价完成,在贷款供给形势总体偏紧的环境下,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的收益率有望逐渐趋稳。
预计2013年存款增速基本持平或者略有上升,存款成本率高位运行。新增贷款直接推动存款增加8.5-9万亿元。外汇占款增长有一定程度恢复有利于银行存款增长。预计2013年新增外汇占款规模将从今年的不到8000亿上升到1.5万亿左右,月均1200亿元左右。银行持有公司债券会进入快速扩张时期,预计2013年将达到1.5-2万亿左右,也会带来相应存款增加。以上叁方面主要因素将会带来2013年新增人民币存款11.5-12.5万亿,再考虑到财政存款增加等因素,新增存款达到上限的可能性很大。预计2013年新增人民币存款在12.5万亿左右,较2012年全年的近11万亿元有明显扩大,存款余额增速则在13.6%左右,与2012年末基本持平或略有提高。考虑到存款市场竞争依然较为激烈,且不排除为管理通胀预期小幅上调基准利率或是进一步扩大存款利率上浮的可能,2013年存款成本率将维持高位。
四、? 资产质量波动中基本稳定
从整个行业的情况看,2012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呈现“一升一平”的趋势。在不良贷款余额增长的同时,关注类和逾期贷款余额也延续了2011年起的上升态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继续上升,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可控。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变动趋势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
一是融资平台贷款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来源并未因平台贷款治理工作的持续而受到影响,债券和信托融资市场已经成融资平台的重要资金来源渠道,对银行贷款形成了一定的替代效应。预计2012年平台贷款余额将较2011年有所下降。
二是房地产贷款质量变动不大。随着2012年二季度起房地产市场成交放大和价格反弹,新增房地产贷款乏力的状态有所改变,地产开发、房产开发和个人购房贷款增速均出现一定程度回升。2012年上半年房地产价格的小幅走低并未对贷款质量造成实质性影响。
叁是局部地区和少数行业公司风险有所显现。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的一些实体经济行业和公司成为不良资产发生的重点领域,尤其是部分沿海地区小微公司的不良贷款快速上升引起了行业的重点关注。
2012年叁季度以来,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增幅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显示信贷资产风险在经过较为集中的释放后,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暴露。2013年,在宏观经济趋稳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长也将趋缓,预计全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长700-900亿元,不良贷款率将保持在2012年末水平(即0.95%—1%之间),全年维持“一升一平”的格局。
未来房地产贷款、政府融资平台和小微公司等特定领域贷款的走势仍是决定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其中小微公司等特定领域贷款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最多,可能推动不良贷款余额的继续反弹。总体来看,控制特定领域贷款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短期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而房地产和平台贷款则是决定商业银行中长期资产质量走势的关键因素。
五、? 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
2012年,央行在降息的同时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利率市场化进入实质性提速阶段。未来我国利率市场化将会继续按照“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顺序渐次推进,仍将较为谨慎。同时,在深化债券市场建设、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利率传导机制等配套制度方面将有实质性动作。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产生全面和深远的影响。一是存贷利差收窄。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全部放开后,预计银行存贷利差会迅速收窄,估计最终有100个基点左右的下降空间。二是经营风险加大。风险偏好上升,信用风险会增大;利率波动频繁,利率风险上升;存款趋于不稳定,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增加。叁是定价能力亟待提高。在存、贷款利率上、下限逐步放开的条件下,银行、特别是小型银行的定价能力仍显不足。四是业务模式转型压力增大。在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式、业务模式和内部管理都亟待转型。
商业银行将从以下方面加以应对:第一,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调整信贷结构,提升零售贷款占比;调整资产结构,提升投资业务占比;调整负债结构,提升主动负债占比。第二,调整收入结构。中间业务具有资本占用少、直接风险低、创新空间大等特性。商业银行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第叁,调整客户结构。调整信贷结构、降低批发业务占比、提升零售贷款占比要求客户结构也随之调整。商业银行将降低大型公司客户占比,大力拓展中小型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第四,尝试开展综合化、国际化、专业化经营。资产规模较大、资本实力较强的大型银行将尝试开展综合化经营,有条件的银行将适度开展国际化经营,商业银行还从市场定位、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等方面入手,推进专业化经营。第五,着力提升定价管理、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以内部管理转型来支撑业务模式转型。
六、? 作为转型重点的小微业务风险有所加大
2012年,银行业积极主动加大对小微公司的支持力度,小微公司金融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小微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新增小微公司贷款占公司贷款增量的比重已超过叁分之一,监管当局对银行发展小微业务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下行期小微业务的风险有所增加。同时,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众多非金融机构尤其是第叁方支付平台加入到小微公司金融服务的行列,对商业银行小微业务构成一定挑战。
国内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在小微业务专业化发展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国有银行也纷纷加大对小微公司业务的关注和投入,形成了几种典型的业务模式。综合不同发展模式得出,推动小微业务快速、良性发展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切实将小微业务作为全行战略性重点;二是合理界定客户边界,采取专业化的业务组织模式;叁是构建独立的风险管理架构和有效的审批系统;四是采用区别于大公司业务的风险管理技术;五是综合开发客户资源,充分挖掘客户价值;六是建立有针对性的考核激励机制。
2013年,小微业务仍是商业银行转型的战略重点,将成为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盈利的重要增长点。从风险角度看,小微业务的信贷风险短期有所上升,但长期风险调整收益率相对较高。商业银行小微业务风险管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网络创新型小微金融模式有望进一步发展。
七、? 私人银行业务在竞争中稳步发展
总体来看,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起步较晚,但现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力军。自2007年以来,中资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行业蓬勃发展,业务规模增长迅猛;二是品牌初步树立,服务理念日趋成熟;叁是业务定位于商业银行转型高度,市场研究逐步深入。
2012年,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竞争程度进一步加剧,城市商业银行开始进军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私人银行业务在有序竞争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各家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增幅差异明显。商业银行积极进行服务模式探索,私人银行服务模式创新衍生全新职能。
2013年,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将向本土化、特色化方向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产物和服务的创新与多样化,二是业务模式逐步由卖组合向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方向发展,叁是管理内容由财富管理向资产负债同时管理方向转变,四是更加注重离岸业务发展。
2013年,商业银行将以客户为中心,系统性地推进私人银行业务,在成本、效率、服务与质量方面提高和完善。加强客户细分,提高私人银行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挖掘客户需求,积极扩大客户钱包份额。以部门联动为平台,凸显商业银行整体优势。以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推动私人银行发展。
八、? 投资银行业务步入恢复性增长期
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特别是在银行业收费清理整顿的政策冲击下,2012年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总体上风光不再,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投行业务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二是投行业务对银行收入的贡献度降幅轻微;叁是五大银行业务拓展相对全面,中小银行仍显单一;四是在财务顾问业务萎缩的同时,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仍保持了一定增长;五是银行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分化日趋明显。
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增长乏力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来看,宏观经济不景气抑制了部分公司的投融资意愿;同时,银行业监管更趋严格、公司上市闸门收紧等政策变化也导致了财务顾问、股权融资等相关投行业务明显收缩。从银行内部经营看,经过多年高速增长,投行业务的发展瓶颈正逐渐显现,突出表现在金融自主创新不足、人才队伍建设和绩效考核机制滞后等方面。
2013年,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但难现以往高速增长势头;在财务顾问业务发展更强调质量的同时,一些新兴投行业务的比重将有所上升;银行服务客户的策略将从提供单一投行产物向提供一揽子投行解决方案转变;各银行还将进一步规范内部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长远来看,若能突破内部瓶颈,优化业务结构,未来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还将迎来更大发展。
九、? 《资本办法》出台推动行业加快转型
2012年6月,银监会公布了《资本办法》,标志着巴塞尔滨滨滨在我国的落地实施迈出了关键一步,将推动银行开源节流、精细管理、创新转型,从而对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资本办法》全面引入了巴塞尔滨滨滨确立的资本监管最新要求,坚持资本计量的审慎性,扩大了风险覆盖范围,提高了监管资本的风险敏感性,合理设计了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体系,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采取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资本要求,并要求所有银行必须计提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要求。同时,明确了第二支柱下的资本监管要求。
《资本办法》还充分考虑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银行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合理设置了风险权重和达标过渡期。在推动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维护银行体系长期稳健运行的同时,又尽量避免了《资本办法》实施对短期经济增长可能的负面影响。
我国银行业尚未完全摆脱过度依赖信贷资产、资本消耗过大过快的外延式发展模式,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资本办法》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监管导向为我国银行业指出了一条重资本质量、控经营风险的低资本消耗发展道路。
我国商业银行将从资本筹措与运用、加快经营转型、优化风险管理、加强资本管理等方面着手,在资本充足、监管合规的前提下,化监管压力为动力,积极推动以资本管理变革为核心驱动力的转型发展,走一条资本消耗低、风险可控、稳健增长的发展路径,沉着应对《资本办法》发布与实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是深入评估资本市场,合理开发资本工具;二是遵循资本节约思路,着力推进业务转型;叁是全面建设风控体系,深化经济资本管理;四是健全资本管理架构,完善资本充足评估机制。
2012年,受经济增速放缓、基准利率两次降低、利率市场化实质性推动、金融脱媒持续深化和监管规范严格等因素的影响,商业银行运行景气度显着下降,净息差有所收窄,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创近年来新低,不良资产有所反弹,特定领域、部分行业和少数地区的资产质量问题显现,银行盈利增速明显放缓(预计全年净利润增速17%左右)。
2013年,受实体经济运行、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脱媒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和滞后作用,预计商业银行仍将面临多方面的较大经营压力,整体景气度继续有所下行。生息资产增势平稳,预计2013年人民币新增贷款的目标值在8.5万亿左右,但实际新增贷款可能会略超出目标值,预计在8.5-9万亿,增幅13.5-14.3%,净息差有所收窄约15个基点左右。不良资产仍可能有所反弹但不会显着恶化,预计2013年全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长700-900亿元,不良贷款率将保持2012年末的水平,全年维持“一升一平”的格局。中间业务收入将出现恢复性增长,增速约为15%-20%。预计净利润增速可能下降到5%左右。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由于,2013年新增贷款将适度增加、公司债券融资进一步扩大,同时对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理财业务、影子银行等领域的风险监管将继续加强,预计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将达16.5-17.5万亿元(2012年1-1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4.15万亿元)。
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社会财富持续积累、金融服务需求巨大,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扩大,我国商业银行仍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利率市场化改革攻坚提速,金融脱媒迅速发展,行业监管趋于规范,这些都将给商业银行带来诸多挑战和深远影响,势必从根本上改变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推动商业银行进入创新驱动、战略转型、特色发展和精细管理的新时代,从而彻底重塑我国金融业的竞争格局和显着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实力。
一、? 2012年行业运行景气度显著下行
前3季度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增速为17.09%,分别比前两年低了9.11个百分点和11.13个百分点,净利润增速为17.44%,分别比前两年降低了16.06个百分点和11.74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全年上市银行利润增速会从2011年的29%下降到17.2%。?
从拉动银行利润增长的各项因素看:第一,与前两年的情况相同,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长仍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前叁季度,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7%,带动利润增速超过17个百分点,其中同业资产合计同比增长62.83%,是各大类生息资产中增长最快的。
第二,净息差对银行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弱化。在几项主要驱动因素中,银行利润增长对净息差变动的弹性最大。2012年,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并在基准利率下降和利率市场化加速等因素的推动下,呈现见顶缓慢回落的态势。因此,尽管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与2011年大体相当,2012年前3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还是比2011年降低了7.5个百分点。净息差对利润增长的贡献度从2011年的7.59个百分点下降到2012年前3季度的1.12个百分点,是导致银行利润增速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商业银行息差有所下降的原因一是由于年内基准利率两次降低;二是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叁是收益率较低的同业资产占生息资产的比重上升;四是银行贷款议价能力有所下降;五是存款结构进一步定期化。但今年银行净息差收窄的速度慢于预期、程度低于预期,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贷款重新定价的速度要慢于存款重新定价的速度。
第叁,虽然不良贷款出现一定反弹,但信用成本因素对上市银行利润增长仍有微幅的正面贡献。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平均信用成本率为61个基点,仅比2011年同期略提高了10个基点。前3季度上市银行合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516亿元,比2011年同期增长7.59%。总体来看银行所计提的拨备,仍普遍能够有效覆盖新生成逾期贷款所可能带来的预期损失。
第四,受经济增速下行、物价涨幅收窄、外贸增长低迷、管理层规范收费行为等因素的影响,银行手续费收入的增长受到限制。前3季度上市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448亿元,同比增速只有7.45%,创下近年来的新低。手续费收入增长对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度由正转负,从2011年的2.46个百分点下降到-2.15个百分点。
二、? 2013年行业经营压力依然不小
2013年,受实体经济运行、货币政策调控和金融脱媒发展等因素的滞后作用和综合影响,预计商业银行仍将面临多方面、较大的经营压力,生息资产增势平稳,净息差有所收窄,不良资产仍可能有所反弹,中间业务收入将出现恢复性增长,整体景气度继续有所下行。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和营业收入的增速将会下滑至10%以下,净利润增速可能下降到5%左右。
第一,受我国经济增速有所回升和直接融资继续快速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商业银行资产增速仍将呈现温和增长态势。预计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增速对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度约为14%,比2012年全年17%(预计数)的水平继续下降。
第二,受2012年基准利率降低的滞后影响, 2013年净息差的回落幅度将有中等幅度的降低,但由于银行自主定价能力的增强,此轮息差降幅显著低于2009年。预计2013年净息差下降幅度将在15个基点左右,并因此拉低上市银行利润增速6个百分点左右。
第叁,由于从经济增速见底到不良资产见底之间存在滞后期,因此2013年不良贷款仍存在小幅增长的压力,信用成本率难有反哺利润的显着空间。信用成本因素对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的影响可能从2012年的小幅正面拉动作用变为2013年的微幅负面作用。
第四,手续费收入增速可能适度回升到15%-20%,预计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对盈利增速的贡献度也将由2012年的-1个百分点左右转为2013年的1个百分点左右。这一是由于2013年我国名义骋顿笔增速有温和回升,相应带动银行手续费收入“水涨船高”;二是国际结算手续费收入增速可望有所回升;叁是2013年银行所承受监管规范收费行为的压力可能不会再显着增强;四是2012年手续费收入的基数较低。
第五,成本收入比有小幅反弹压力。由于营收增速下降至10%以下,而费用增长相对稳定,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将比2012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至32.6%左右。成本收入比因素将拉低上市银行盈利增速2个百分点左右。
表1 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盈利增速将下降至5%左右
?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1-3季度 | 2012年(预计) | 2013年(预计) |
1、生息资产平均余额 | 23.1% | 17.11% | 17.05% | 16.93% | 14% |
2、息差 | 4.6% | 7.59% | 1.12% | -0.53% | -6% |
净利息收入合计 | 27.6% | 25.70% | 18.17% | 16.40% | 8% |
3、手续费收入 | 0.8% | 2.46% | -2.15% | -1.24% | 0.8% |
4、其他非息收入 | -2.2% | 0.06% | 1.07% | 1.00% | -0.5% |
5、营业税金 | 0.3% | -0.63% | -0.62% | -0.51% | 0.0% |
6、成本收入比 | 5.1% | 3.62% | 0.45% | 0.86% | -2.0% |
7、信用成本 | 3.2% | -0.29% | 1.43% | 1.81% | -1.3% |
8、营业外收支 | 0.7% | -0.18% | -1.17% | -1.32% | -0.1% |
9、所得税率 | -2.2% | -0.78% | 0.28% | 0.25% | 0.0% |
10、少数股东损益 | 0.2% | 0.21% | -0.01% | -0.05% | -0.1% |
净利润增速 | 33.5% | 29.18% | 17.44% | 17.20% | 4.8% |
注:表中数据是指各因素的变动拉动银行当年净利润增长的百分数
数据来源: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三、? 2013年贷款适度增加,存款增速大致持平
??? 2012年新增贷款规模有所扩大,贷款利率缓步下行。在直接融资加快发展、银行加大对债券和同业资产配置力度的情况下,信贷资产占银行总生息资产的比重下降。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公司盈利预期下降,新增对公贷款结构明显“短多长少”。受贷款需求不足、两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并扩大下浮区间的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呈缓慢下行的态势,但幅度不大。
2012年,在贷款增速略有回落、外汇占款增量显着下降的影响下,存款增速依然较低,未见明显回升,存款在总计息负债中的比重也有所下降。存款季初大幅减少、季末大幅增加和月初减少、月末增加的波动格局愈演愈烈。尽管存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但由于同时扩大了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商业银行存款成本率进一步上升。??
预计2013年信贷投放适度增加,贷款收益率下行趋稳。综合考虑以下因素,2013年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会稳定增长。首先,预计新一届政府上任将催生新的投资计划,这将带动一定规模的信贷需求,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其次,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也即将出台,居民收入增速有望平稳增长,消费增速将稳中有升,从而带动相关贷款需求增加。第叁,对小公司、叁农、战略新兴产业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强,也将有利于信贷增长。
但预计2013年房地产市场不会明显反转、债券融资继续加快发展也不利于贷款增长。而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小幅回升、物价可能进入新的上行周期且输入型通胀压力不容忽视,预计货币政策仍会维持稳健基调,不会进一步放松但也不会很快收紧。2013年总体信贷环境较为适度、不会过于宽松,同时准备金率不会大幅下调也将限制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因此2013年信贷投放规模也不会明显放大。综合考虑供需两方面因素,预计2013年人民币新增贷款的目标值在8.5万亿左右,但实际新增贷款可能会略超出目标值,预计在8.5-9万亿。增幅13.5-14.3%,较2011年末15.2%(估计数)的增速有所回落。贷款重定价会导致贷款收益率继续下行。但随着重定价完成,在贷款供给形势总体偏紧的环境下,商业银行新发放贷款的收益率有望逐渐趋稳。
预计2013年存款增速基本持平或者略有上升,存款成本率高位运行。新增贷款直接推动存款增加8.5-9万亿元。外汇占款增长有一定程度恢复有利于银行存款增长。预计2013年新增外汇占款规模将从今年的不到8000亿上升到1.5万亿左右,月均1200亿元左右。银行持有公司债券会进入快速扩张时期,预计2013年将达到1.5-2万亿左右,也会带来相应存款增加。以上叁方面主要因素将会带来2013年新增人民币存款11.5-12.5万亿,再考虑到财政存款增加等因素,新增存款达到上限的可能性很大。预计2013年新增人民币存款在12.5万亿左右,较2012年全年的近11万亿元有明显扩大,存款余额增速则在13.6%左右,与2012年末基本持平或略有提高。考虑到存款市场竞争依然较为激烈,且不排除为管理通胀预期小幅上调基准利率或是进一步扩大存款利率上浮的可能,2013年存款成本率将维持高位。
四、? 资产质量波动中基本稳定
从整个行业的情况看,2012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呈现“一升一平”的趋势。在不良贷款余额增长的同时,关注类和逾期贷款余额也延续了2011年起的上升态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继续上升,行业整体信用风险可控。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变动趋势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
一是融资平台贷款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地方融资平台的资金来源并未因平台贷款治理工作的持续而受到影响,债券和信托融资市场已经成融资平台的重要资金来源渠道,对银行贷款形成了一定的替代效应。预计2012年平台贷款余额将较2011年有所下降。
二是房地产贷款质量变动不大。随着2012年二季度起房地产市场成交放大和价格反弹,新增房地产贷款乏力的状态有所改变,地产开发、房产开发和个人购房贷款增速均出现一定程度回升。2012年上半年房地产价格的小幅走低并未对贷款质量造成实质性影响。
叁是局部地区和少数行业公司风险有所显现。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大的一些实体经济行业和公司成为不良资产发生的重点领域,尤其是部分沿海地区小微公司的不良贷款快速上升引起了行业的重点关注。
2012年叁季度以来,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增幅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显示信贷资产风险在经过较为集中的释放后,已经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暴露。2013年,在宏观经济趋稳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长也将趋缓,预计全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长700-900亿元,不良贷款率将保持在2012年末水平(即0.95%—1%之间),全年维持“一升一平”的格局。
未来房地产贷款、政府融资平台和小微公司等特定领域贷款的走势仍是决定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其中小微公司等特定领域贷款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最多,可能推动不良贷款余额的继续反弹。总体来看,控制特定领域贷款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短期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而房地产和平台贷款则是决定商业银行中长期资产质量走势的关键因素。
五、? 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
2012年,央行在降息的同时扩大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利率市场化进入实质性提速阶段。未来我国利率市场化将会继续按照“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顺序渐次推进,仍将较为谨慎。同时,在深化债券市场建设、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利率传导机制等配套制度方面将有实质性动作。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产生全面和深远的影响。一是存贷利差收窄。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全部放开后,预计银行存贷利差会迅速收窄,估计最终有100个基点左右的下降空间。二是经营风险加大。风险偏好上升,信用风险会增大;利率波动频繁,利率风险上升;存款趋于不稳定,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增加。叁是定价能力亟待提高。在存、贷款利率上、下限逐步放开的条件下,银行、特别是小型银行的定价能力仍显不足。四是业务模式转型压力增大。在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式、业务模式和内部管理都亟待转型。
商业银行将从以下方面加以应对:第一,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调整信贷结构,提升零售贷款占比;调整资产结构,提升投资业务占比;调整负债结构,提升主动负债占比。第二,调整收入结构。中间业务具有资本占用少、直接风险低、创新空间大等特性。商业银行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升非利息收入占比。第叁,调整客户结构。调整信贷结构、降低批发业务占比、提升零售贷款占比要求客户结构也随之调整。商业银行将降低大型公司客户占比,大力拓展中小型公司客户和个人客户。第四,尝试开展综合化、国际化、专业化经营。资产规模较大、资本实力较强的大型银行将尝试开展综合化经营,有条件的银行将适度开展国际化经营,商业银行还从市场定位、商业模式、金融服务等方面入手,推进专业化经营。第五,着力提升定价管理、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以内部管理转型来支撑业务模式转型。
六、? 作为转型重点的小微业务风险有所加大
2012年,银行业积极主动加大对小微公司的支持力度,小微公司金融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小微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新增小微公司贷款占公司贷款增量的比重已超过叁分之一,监管当局对银行发展小微业务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下行期小微业务的风险有所增加。同时,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众多非金融机构尤其是第叁方支付平台加入到小微公司金融服务的行列,对商业银行小微业务构成一定挑战。
国内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在小微业务专业化发展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国有银行也纷纷加大对小微公司业务的关注和投入,形成了几种典型的业务模式。综合不同发展模式得出,推动小微业务快速、良性发展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切实将小微业务作为全行战略性重点;二是合理界定客户边界,采取专业化的业务组织模式;叁是构建独立的风险管理架构和有效的审批系统;四是采用区别于大公司业务的风险管理技术;五是综合开发客户资源,充分挖掘客户价值;六是建立有针对性的考核激励机制。
2013年,小微业务仍是商业银行转型的战略重点,将成为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和盈利的重要增长点。从风险角度看,小微业务的信贷风险短期有所上升,但长期风险调整收益率相对较高。商业银行小微业务风险管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望进一步提高。网络创新型小微金融模式有望进一步发展。
七、? 私人银行业务在竞争中稳步发展
总体来看,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起步较晚,但现已成为市场竞争的主力军。自2007年以来,中资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行业蓬勃发展,业务规模增长迅猛;二是品牌初步树立,服务理念日趋成熟;叁是业务定位于商业银行转型高度,市场研究逐步深入。
2012年,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竞争程度进一步加剧,城市商业银行开始进军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私人银行业务在有序竞争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各家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增幅差异明显。商业银行积极进行服务模式探索,私人银行服务模式创新衍生全新职能。
2013年,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将向本土化、特色化方向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产物和服务的创新与多样化,二是业务模式逐步由卖组合向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方向发展,叁是管理内容由财富管理向资产负债同时管理方向转变,四是更加注重离岸业务发展。
2013年,商业银行将以客户为中心,系统性地推进私人银行业务,在成本、效率、服务与质量方面提高和完善。加强客户细分,提高私人银行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挖掘客户需求,积极扩大客户钱包份额。以部门联动为平台,凸显商业银行整体优势。以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推动私人银行发展。
八、? 投资银行业务步入恢复性增长期
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特别是在银行业收费清理整顿的政策冲击下,2012年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总体上风光不再,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投行业务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二是投行业务对银行收入的贡献度降幅轻微;叁是五大银行业务拓展相对全面,中小银行仍显单一;四是在财务顾问业务萎缩的同时,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仍保持了一定增长;五是银行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分化日趋明显。
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增长乏力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环境来看,宏观经济不景气抑制了部分公司的投融资意愿;同时,银行业监管更趋严格、公司上市闸门收紧等政策变化也导致了财务顾问、股权融资等相关投行业务明显收缩。从银行内部经营看,经过多年高速增长,投行业务的发展瓶颈正逐渐显现,突出表现在金融自主创新不足、人才队伍建设和绩效考核机制滞后等方面。
2013年,商业银行投行业务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但难现以往高速增长势头;在财务顾问业务发展更强调质量的同时,一些新兴投行业务的比重将有所上升;银行服务客户的策略将从提供单一投行产物向提供一揽子投行解决方案转变;各银行还将进一步规范内部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长远来看,若能突破内部瓶颈,优化业务结构,未来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还将迎来更大发展。
九、? 《资本办法》出台推动行业加快转型
2012年6月,银监会公布了《资本办法》,标志着巴塞尔滨滨滨在我国的落地实施迈出了关键一步,将推动银行开源节流、精细管理、创新转型,从而对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和经营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资本办法》全面引入了巴塞尔滨滨滨确立的资本监管最新要求,坚持资本计量的审慎性,扩大了风险覆盖范围,提高了监管资本的风险敏感性,合理设计了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体系,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采取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资本要求,并要求所有银行必须计提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资本要求。同时,明确了第二支柱下的资本监管要求。
《资本办法》还充分考虑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银行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合理设置了风险权重和达标过渡期。在推动银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维护银行体系长期稳健运行的同时,又尽量避免了《资本办法》实施对短期经济增长可能的负面影响。
我国银行业尚未完全摆脱过度依赖信贷资产、资本消耗过大过快的外延式发展模式,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资本办法》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监管导向为我国银行业指出了一条重资本质量、控经营风险的低资本消耗发展道路。
我国商业银行将从资本筹措与运用、加快经营转型、优化风险管理、加强资本管理等方面着手,在资本充足、监管合规的前提下,化监管压力为动力,积极推动以资本管理变革为核心驱动力的转型发展,走一条资本消耗低、风险可控、稳健增长的发展路径,沉着应对《资本办法》发布与实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是深入评估资本市场,合理开发资本工具;二是遵循资本节约思路,着力推进业务转型;叁是全面建设风控体系,深化经济资本管理;四是健全资本管理架构,完善资本充足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