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604.25亿美元,同比上升29.4%。其中出口1144.71亿美元,同比上升18.4%;进口1459.54亿美元,同比上升39.6%;出现贸易逆差314.83亿美元。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比小幅增长。1-2月一般贸易进出口2834.9亿美元,同比增长7.8%;出现贸易逆差373.3亿美元,同比扩大25.2%。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1884.4亿美元,同比增长5.3%;贸易顺差538.4亿美元,同比扩大13.5%。
从贸易国别看,对传统市场贸易增速下滑,对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增长较快。1-2月中欧、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为798亿、660.5亿和490.7亿美元,分别增长4.7%、9.2%和0.5%。我国与东盟、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为518.4亿、135.1亿和115.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1%、31.9%和10.6%。
从进口商品结构看,大宗商品进口增长较为平稳,进口价格略有下跌。1-2月,我国铁矿砂进口1.2亿吨,增加5.7%,进口均价下跌12.9%;大豆进口844万吨,增加13.2%,进口均价下跌7.7%。此外,进口机电产物1075.9亿美元,增长2.4%;其中进口汽车18.4万辆,增加33.2%。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机电类商品同比微增,部分传统商品出口下滑。1-2月,我国机电产物出口1564.4亿美元,增长8.8%,较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高1.9个百分点。其中电器及电子产物出口638.7亿美元,增长5.5%;机械设备出口514.6亿美元,增长13%。但服装、纺织品、鞋类以及箱包等传统商品出口分别下降2.5%、2.6%、2.1%和12.1%。
2月份进口同比明显回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基期规模较低,去年春节长假在2月份导致基期进口规模较低,而今年2月份国内生产开工已进入正常状态,进口需求也恢复到接近去年年末的水平。二是国内经济状况较为平稳,内需支撑进口增速。2月份制造业笔惭滨已经连续4个月回升至51%,进口细项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至50.8,购进价格细项指数也达到了54。生产的恢复推动了国内进口规模的正常化。叁是近期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止跌回升的态势。颁搁叠现货指数已从去年年末475点左右的低位回升至2月末的503点左右,中东伊朗局势的紧张也推高了原油等大宗商品的涨价预期。未来中国基础商品的进口成本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2月份出口同比反弹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基期规模较低,去年春节长假停工在2月,出口规模仅为967亿美元,而今年2月出口行业产能已经基本恢复,导致出口同比较大幅度反弹。二是中国与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往来规模不断增长,我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增长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发达国家出口增速回落的影响。与此同时,对美国当月出口增速也达到21%,对出口增长也形成一定支撑。
2月出现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1-2月,出口规模2643.95亿美元,进口规模2686.37亿美元,2月较大的贸易逆差抵消1月272.41亿美元的顺差。
2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速大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春季因素导致基期较低,3月份外贸将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同比增速的重新下滑将反映出更为真实的外贸状况。2012年全球经济很可能趋于下行,近期虽然美国经济有小幅好转的迹象,但是欧元区仍深陷欧债问题的泥潭,日本经济尚未受到灾后重建提振,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放缓的趋势未现好转。1月份翱贰颁顿国家的商业信心指数(叠颁滨)和消费者信心指数(颁颁滨)仍处于99.93和97.54的低位,我国外贸环境仍未见好转的迹象。
预计2012年3月出口同比可能继续回落。一是短期季节性因素完全消失,出口公司开工进入正常状态,3月份出口规模将比前两个月略有恢复,但由于去年3月出口规模回升较快,同比增速将重新回落至低位。二是近期发达国家整体经济状况仍较低迷,尤其是欧元区仍深受欧债问题困扰,短期内就业和经济增长难以好转,而日本灾后重建也未对经济产生明显的提振作用,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未有实质性的好转,中国对外出口环境仍非常严峻。
预计2012年3月进口同比可能下滑。一是季节性因素消失,国内生产投资已进入正常状态,3月份的进口规模也将回升至去年年末的水平,但由于去年3月份进口规模已较高,因而同比增速可能重新回落至低位。二是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趋于稳定,2月份颁搁叠指数持续在500左右的点位震荡。由于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国际炒家炒作大宗商品的空间有限,未来中国进口基础商品成本再连续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
综合进出口,预计2012年3月可能重返低位贸易顺差。2月份贸易逆差只是暂时现象,3月份贸易状况将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未来将重返低位贸易顺差,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将在1200亿美元左右。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比小幅增长。1-2月一般贸易进出口2834.9亿美元,同比增长7.8%;出现贸易逆差373.3亿美元,同比扩大25.2%。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1884.4亿美元,同比增长5.3%;贸易顺差538.4亿美元,同比扩大13.5%。
从贸易国别看,对传统市场贸易增速下滑,对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增长较快。1-2月中欧、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为798亿、660.5亿和490.7亿美元,分别增长4.7%、9.2%和0.5%。我国与东盟、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双边贸易总值分别为518.4亿、135.1亿和115.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1%、31.9%和10.6%。
从进口商品结构看,大宗商品进口增长较为平稳,进口价格略有下跌。1-2月,我国铁矿砂进口1.2亿吨,增加5.7%,进口均价下跌12.9%;大豆进口844万吨,增加13.2%,进口均价下跌7.7%。此外,进口机电产物1075.9亿美元,增长2.4%;其中进口汽车18.4万辆,增加33.2%。
从出口商品结构看,机电类商品同比微增,部分传统商品出口下滑。1-2月,我国机电产物出口1564.4亿美元,增长8.8%,较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高1.9个百分点。其中电器及电子产物出口638.7亿美元,增长5.5%;机械设备出口514.6亿美元,增长13%。但服装、纺织品、鞋类以及箱包等传统商品出口分别下降2.5%、2.6%、2.1%和12.1%。
2月份进口同比明显回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基期规模较低,去年春节长假在2月份导致基期进口规模较低,而今年2月份国内生产开工已进入正常状态,进口需求也恢复到接近去年年末的水平。二是国内经济状况较为平稳,内需支撑进口增速。2月份制造业笔惭滨已经连续4个月回升至51%,进口细项指数连续5个月回升至50.8,购进价格细项指数也达到了54。生产的恢复推动了国内进口规模的正常化。叁是近期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止跌回升的态势。颁搁叠现货指数已从去年年末475点左右的低位回升至2月末的503点左右,中东伊朗局势的紧张也推高了原油等大宗商品的涨价预期。未来中国基础商品的进口成本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2月份出口同比反弹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基期规模较低,去年春节长假停工在2月,出口规模仅为967亿美元,而今年2月出口行业产能已经基本恢复,导致出口同比较大幅度反弹。二是中国与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往来规模不断增长,我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增长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对发达国家出口增速回落的影响。与此同时,对美国当月出口增速也达到21%,对出口增长也形成一定支撑。
2月出现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1-2月,出口规模2643.95亿美元,进口规模2686.37亿美元,2月较大的贸易逆差抵消1月272.41亿美元的顺差。
2月份进出口同比增速大幅回升的主要原因是春季因素导致基期较低,3月份外贸将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同比增速的重新下滑将反映出更为真实的外贸状况。2012年全球经济很可能趋于下行,近期虽然美国经济有小幅好转的迹象,但是欧元区仍深陷欧债问题的泥潭,日本经济尚未受到灾后重建提振,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放缓的趋势未现好转。1月份翱贰颁顿国家的商业信心指数(叠颁滨)和消费者信心指数(颁颁滨)仍处于99.93和97.54的低位,我国外贸环境仍未见好转的迹象。
预计2012年3月出口同比可能继续回落。一是短期季节性因素完全消失,出口公司开工进入正常状态,3月份出口规模将比前两个月略有恢复,但由于去年3月出口规模回升较快,同比增速将重新回落至低位。二是近期发达国家整体经济状况仍较低迷,尤其是欧元区仍深受欧债问题困扰,短期内就业和经济增长难以好转,而日本灾后重建也未对经济产生明显的提振作用,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未有实质性的好转,中国对外出口环境仍非常严峻。
预计2012年3月进口同比可能下滑。一是季节性因素消失,国内生产投资已进入正常状态,3月份的进口规模也将回升至去年年末的水平,但由于去年3月份进口规模已较高,因而同比增速可能重新回落至低位。二是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趋于稳定,2月份颁搁叠指数持续在500左右的点位震荡。由于2012年世界经济增速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国际炒家炒作大宗商品的空间有限,未来中国进口基础商品成本再连续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
综合进出口,预计2012年3月可能重返低位贸易顺差。2月份贸易逆差只是暂时现象,3月份贸易状况将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未来将重返低位贸易顺差,预计全年贸易顺差将在1200亿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