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农村金融机构在行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抗击疫情 > 农村金融机构在行动

“红马甲”为啥这么火?看这家农商行如何服务乡村振兴第一线

编辑:农金部 发布时间:2021-05-18 作者:孙珂 来源: 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浏览:9122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山东平邑农商银行“红马甲”党员先锋队积极走访对接各类涉农主体,搭建快审快贷“绿色通道”,全力支持农副产物稳产保供和小微公司复工复产,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与民共克时艰、共战疫情,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党员红马甲”。


2020年初疫情发生以来,在山东省平邑县各个金融服务现场都可以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平邑农商银行党员活跃在“战疫”一线。

 

他们积极走访对接各类涉农主体,搭建快审快贷“绿色通道”,全力支持农副产物稳产保供和小微公司复工复产,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与民共克时艰、共战疫情,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党员红马甲”。这支党员先锋队有了响亮的名字——“红马甲”党员先锋队。

 

疫情防控吹响集结号

 

“我作为党委书记我带头,咱们成立党员先锋队。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就更要冲在金融战疫工作的第一线!”2020年2月5日,山东平邑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杜艳军在该行抗击疫情专题视频会议上饱含激情地说到。在他的倡议下,来自全行各网点、各部门的党员踊跃报名,仅叁天便迅速成立了由156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22支党员先锋队。

 

“太感谢咱们农商银行了!你们可是帮了我的大忙!短短几分钟10万元就到了我的银行卡里!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只要守信用就能轻松贷到款!”平邑县顺利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崔启永高兴地说道。

 

春季本来是苗木销售和项目发展的黄金季节,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他的经营计划,资金周转成了经营发展中的大难题。就在崔启永为资金周转发愁之际,平邑农商银行在疫情期间设立的金融“线上服务热线”得知了他的情况,立刻安排管辖的“红马甲”党员先锋队的客户经理主动开展“线下贴心服务”,第一时间为他办理了10万元贷款,解决了他的资金需求,农商银行的“金融活水”为他的苗木项目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疫情期间,平邑农商银行线上线下全面畅通,积极为客户提供7×24小时金融服务,对当地中小微公司复工复产提供资金支持。

 

公示应急业务联系方式,做好疫情期间应急服务。发挥网点众多、服务面广的优势,合理安排营业网点及营业时间,人员轮班值守,实现应急业务特事特办。春节暂停营业期间,共办理各类应急业务267笔。

 

畅通电话渠道,架起沟通桥梁。该行组织员工通过电话、微信等笔2笔方式主动做好客户服务工作。疫情期间,累计电话联系客户33178户,其中,存款业务627户,金额3113万,存款意向1475户,金额6469万元;贷款业务368户,金额2736万元,贷款意向732户,金额8378万元;催收提醒4531户数,电子银行业务3417户,聚合支付业务4638户。

 

充分发挥线上优势,提供7×24小时线上服务。为切实阻断疫情传播途径,该行积极向客户推介线上自助办贷渠道,引导客户通过“信别快贷”“沂蒙云贷”办理贷款业务。截至3月末,该行累计发放“信别快贷”和“沂蒙云贷”10850笔、金额6.11亿元。

 

在确保风险可控、真实合规的前提下,提供容缺服务。对3户、5470万元公司贷款执行合同签订“远程双录”,先受理、再完善,确保优先满足公司生产资金需求。

 

复工复产吹响出征号

 

“现在都在搞复工复产,咱们农商银行贷款利率低,办理快,真给我们帮大忙了!”以金银花购销为主要业务的平邑润丰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姜运生竖着大拇指对“红马甲”党员先锋队的客户经理称赞道。

 

作为“中国金银花之乡”,平邑县金银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为支持金银花产业发展,该行已定向提供信贷资金支持2.91亿元。疫情期间,该行积极与当地金银花协会进行对接。截至3月末,该行已对接会员公司13户,授信9户、450万元。

 

平邑农商银行出台专项政策,切实保障战“疫”所需,建立疫情期间信贷服务“快速通道”,对当地中小微公司复工复产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主动对接,优化中小微公司信贷服务。全面梳理并主动对接国家级、省级、市级疫情防控保障公司以及“百行进万企”公司241家,选派经验丰富的9名业务骨干作为金融辅导员,为公司提供“一对一”帮扶对接服务,及时提供信贷资金9700万元,成为这些公司疫情防控的坚实金融伙伴。

 

“一企一策”,缓解公司还款压力。对于生产经营正常、因疫情延误复工、还款暂时困难的公司,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借新还旧等方式延续信用,推出延期还款服务等措施解决公司资金周转问题。疫情期间,为公司办理展期贷款3户、3782万元,续贷3户、3735万元,延期还本付息83户、418万元,有效地支持了辖内制造业、物流业等行业的复工复产。

 

创新信贷产物和服务方式,保障公司资金需求。积极与首贷培植、“百行进万企”等工作相结合,在公司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创新推出“战疫闪电贷”“防疫备用金”“复工生产贷”“战疫先锋贷”等系列战疫类贷款。疫情期间,累计发放战疫系列贷款322笔、1.59亿元,满足公司战疫期间复工复产资金需求。同时,制定公司应急转贷业务操作办法, 开通应急转贷服务受理“绿色通道”,为公司资金周转提供制度保障,疫情期间提供应急转贷服务8笔、1.47亿元。

 

加强与省农担合作,减息让利。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建立行业客户信息“绿色通道”。委派专职人员负责“鲁担惠农贷”对接,建立线上办理新渠道,实行资料容缺审查审批等措施有效提高办理效率。截至3月末,累计发放“鲁担惠农贷”435笔、2.3亿元。

 

乡村振兴吹响冲锋号

 

“没想到我到农商银行和人社所刚办理完手续,贷款这么快就审批下来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平邑县卞桥镇资邱社区沿街商户时明刚对农商银行“红马甲”党员客户经理高兴地说到。

 

时明刚下岗后在老家与妻子用仅有的资金经营起太阳能销售的店铺,生意刚刚起步又赶上了今年的疫情,经营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农商银行了解到该情况后,向其推荐了创业担保贷款产物。时明刚在人社所办理《创业证》后,农商银行“红马甲”党员客户经理将客户资料提交县人社局审批,审批完当天就拿到了15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资金。

 

疫情发生以来,该行充分利用防疫期间各项金融优惠措施,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公司贷款支持力度,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了差异化的政策性信贷产物。

 

积极对接沟通县人社局,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流程。通过取消反担保措施,大幅降低贷款门槛,助力创业就业。通过“创业担保贷十问十答”等方式简化流程和资料,有效支持个人和小微公司开展创业经营。疫情期间共发放创业担保贷148户、2143万元。截至3月末,该行已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3.75亿元,累计支持5216余名创业人员创业,带动了一大批贫困户脱贫致富和失业人员再就业,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用活再贷款优惠政策,将加大中小微公司客户信贷服务与深化银企“命运共同体”意识相结合。充分用好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优惠政策,以农户、涉农公司和产业链中小微公司主为目标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截至3月末,该行已累计为435户小微公司提供信贷资金支持3.86亿元。

 

以智慧营销系统为抓手,促进“四张清单”成果转化,实现零售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3月末,该行零售贷款余额71.73亿元,较年初增长7.03亿元,零售贷款占比80%。

 

通过对接团县委,累计为161名沂蒙乡村好青年发放“沂蒙乡村好青年贷”2763万元;

 

通过对接农业农村局,累计为226名新型职业农民办理“新型职业农民贷”2313万元;

 

通过对接税务局,累计为18户优质纳税公司办理“税易贷”“税别贷”2341万元;

 

通过对接县工商局,累计为803户家庭农场办理“助养贷”7065万元;

 

通过对接文化和旅游局,累计为55家辖内文化旅游行业客户发放“文旅邑贷”5384万元。

 

实施普惠金融,加大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建设,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流动银行车、“金融夜校”、移动柜组等方式,宣传推介新兴支付结算渠道,为社区顾客、公司客户和偏远乡村百姓提供上门服务。以整村授信、础罢惭、社区助农取款服务点等业务为依托,建设电子银行“示范村”,扩大电子支付服务覆盖面。截至3月末,该行流动银行车今年共出车15次,交易笔数3100余笔;移动柜组下乡服务216次,办理业务8400余笔,新增绑卡支付客户2.2万户;建设电子银行示范村25个,示范户492户,电子银行客户12.56万户;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352个,交易量24.6万笔,累计交易金额24.3亿元。